close
內文為個人筆記&分享用;喜歡💖💖請支持原創☺☺
FB推薦:洪仲清臨床心理師
#覺察 #愛自己 #傾聽
📝
有那些念頭出來,就是你嗎?(是你選擇讓它出來的)
我生氣、我恐懼,是因為我很鮮明
上次的狀態好,我表現的躁動
這次沒睡好,我表現的比較差
都是"我"
📝
萬一我不見了呢??
這一切都不是我的,就不怕失去了
它聚的時候就聚著、它散的時候就散著
📝
思考:自己的感受;
遇到什麼樣的事情會有什麼樣的情緒、什麼樣的反應
梳理的自己,就是"我"嗎?
可以試試不是平時的"我"
例:開車改搭捷運
📝
"我"為什麼一直這樣跟孩子互動
"我"到底需要什麼?
而不是為什麼孩子一直不領情!!
問自己:"我"是誰
孩子講了什麼話,我會生氣
1、我沒有被尊重嗎?
2、我沒有被認同嗎?
3、我沒有被愛嗎?
📝
搞清楚自己跟自己的關係
我需要被認同、我需要被尊重、我需要被愛
那我可以怎麼做,讓我可以滿足自己
⭐
跟別人互動是聽清楚自己
我有什麼需要,而我沒有被滿足
很多情緒是從小到大的集合被升起了
⭐
把自己的好、自己的努力、自己的貢獻看清楚了
就沒有一定要誰來評定我
心像一面境子就好了,不要像魔鬼氈,把別人的煩惱、情緒都黏上來
無情能守護有情
我越是在乎你,我越要能夠幫助你看見你自己
界線劃的很清楚(你的情緒,不是我的情緒)
對自己也是這樣對話
傾聽每一個你(那個你就是我)
沒有兩元對立的狀態(沒有分別)
例:我被罵,我生氣(是念頭讓自己生氣)
沒有聽清楚自己,被自己情緒困擾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